安徽日报记者 李丹青盛谷策略
“老师,我应聘成功了,再次感谢母校的培养和关爱。”日前,黄山学院大四学生小汪向记者展示她发给辅导员的微信聊天记录。
毕业季来临,就业焦虑困扰着小汪。“‘毕业即就业’对我而言并非顺理成章,更像是一场与时间和经济压力赛跑的‘突围’。”小汪感叹。
“她的父亲因骨癌离世,母亲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,妹妹还在上学,家庭还背负着沉重债务,是学校重点帮扶的低保家庭毕业生。”辅导员殷陈力介绍。
去年9月以来盛谷策略,殷陈力时常与小汪联系,了解她的求职意向并及时推送就业岗位信息。最终,小汪成功入职黄山某景区运营有限公司。
这看似平常的帮扶指导,背后是黄山学院为362名应届困难毕业生创新建立的动态就业意向数据库。
“学校通过精准摸排,掌握每位困难毕业生的首选城市、预期薪资、就业意向和求职难点,再由校院领导、学科带头人、教职员工带头‘包保’,‘一生一策’精准匹配岗位信息,确保岗位‘找对人’。”殷陈力告诉记者。
来自该校机电工程学院的小潘则是另一位“突围”成功的毕业生,即将入职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。
“他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,属于事实孤儿毕业生,是我们学院重点帮扶对象。”辅导员张利娟介绍,考虑到小潘家庭困难,学校不仅减免了他大学四年的学费,还提供了包括助学金、临时困难补助、双困生补助等各类补贴累计25500元。
“国家政策和学校的帮扶让我深深受益,特别是‘宏志助航计划培训’、就业指导课等,为我成功入职打下了坚实基础。”小潘说。
黄山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王佩玲介绍,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,通过举办“职通未来”“职业生涯嘉年华”等各类活动,不断提升在校学生的自我认知、职业探索、简历制作、面试技巧等素养。“针对困难毕业生,学校还整合就业帮帮团、心理咨询师和资深辅导员力量,精准做好就业指导和帮扶,持续为他们注入‘我能行’的求职信心。”
据统计,截至今年5月底,黄山学院已协助毕业生累计申领市级求职创业补贴130余万元。同时,学校通过学生奖助基金,给认定为双困生、临时困难的应届毕业生提供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求职补助,累计9.1万元,惠及数百名困难毕业生。
在黄山学院盛谷策略,依托“一生一策”的精准滴灌、实实在在的经济补贴、系统赋能的能力提升,已然织就了一张托举困难学子顺利就业的安全网,助力困难学子跨越困境的“山峦”,实现人生的梦想。
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